第二章 战国狂想曲的序(中)(1 / 2)

接下来说说三晋。

三晋在历史上甚至出现过多次统一,而一旦三晋合一则诸国不能力当,打破函谷,兵临临淄,围攻寿春,甚至直接打的燕国几乎改朝换代(当代燕国经历过数次易主,只是国君始终在姬姓世系里。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各国去氏存姓之后,赵魏韩以国为姓,燕保持了姬姓,齐以姜、田为主姓,而其他很多姓则成为了分支,秦以嬴为姓,不再提赵氏的说法,楚则仅以楚王直系为芈姓,其他近支王室贵族多以熊为姓,其他的依照远近亲疏和时代变迁,有伍、景、屈、蓝、麻、左等荆楚十八姓以及其他诸多衍生姓。

但它们仨,统一了多少次,就出现过多少次的分裂,因为赵魏韩三国不会说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仨国君凑一块吃个饭喝高了就决定三国合并。那这晋王谁来干啊?所以往往统一时,都伴随着三者中某一国的绝对强势,进而建立的,或是三晋同盟或是称臣纳贡或是如赵武桓王时期,赵国一力并魏韩两国,自称北帝的情况。

实际上,连三晋中最为弱小的韩国都曾经完成过三晋的形式统一(虽然只是韩国盟主。三家语言互通,文字相近,制度也是大同小异,在不断的变迁之中,国土、国都和疆域,都发生了颇大的改变。

而目前的三国,魏国西达安邑接秦陕县,北接赵国的上党和灵石,东达赵国邯郸,南部则靠近韩国的南阳地区,原韩国旧新郑已经为魏国所有。

韩国南抵长江,与楚国武昌君的封邑相邻,西部和楚郧西君将郧阳一分为二,置郧北郡,东接宋国(齐附属商丘。而赵国西连河套,东临燕山,往北一直到冰海,具有广阔的林胡冰原和北方雪原。

当代三晋在经济上都有工业规模大,技术较为先进,技术人才众多,劳动力充裕等优势,只是因为发展的较晚,作为内陆国家也没有面积广阔的殖民地,导致在底蕴和体量上难以与齐国企及,其中以韩魏两国发展最为健康全面,赵国坐拥庞大的资源却在重工业上稍显薄弱。

三晋在政治上,以科举和察举并行辅以军功晋升制度。而此科举并非原本历史上的科举,并不会产生科举士族,因为这个玩意儿的产生,就是用来对付各个学宫的学阀和传统士大夫的。在进入大开拓时期以后,各国纷纷学习引进了齐国的学宫制度,逐步演变成不论什么出身,想当官先上学,也许你能靠着家里随便上学宫,但是不能随便直接当官。

三晋作为中洲的中央之地,人口稠密,经济繁荣,导致了三国人才众多,各大学宫子弟数量庞大,但是三国的国土面积搁在那,不可能把所有学子都安排去当官,此时各个学宫的祭酒(校长、掌教(教导主任、司业(就业办主任这些人因为政治地位和他们在学业评定的权力,再加上学术上的权威地位,使得他们拥有了极大的话语权,这就产生以师承关系为纽带的一种政治派系,甚至会演变成门阀。

一开始,由魏国政府首先成立了自己的公办学宫加以对抗,本想着来选拔人才,给寒门子弟一个平台,但后来却发现自家的公办学宫完全成了贵族子弟占坑入仕的一个地方,而来这的平民们除非遇贵人点拨,往往同样难以出头,而且还被百家学子们所看不起,导致到最后名声都臭了。

到魏定文王时期,这位大胃王上台之初就先抛出了察举制,这被各学宫认为是王权向士权的妥协。然鹅魏王表示,随便你推荐,我想用哪个是哪个,并没有让察举发展成两汉时期的恩主大过君主的情况。

抛出察举制十余年后,定文王彻底掌控朝局,选拔了一大批能用的官员,拉拢了一波愿意投靠的学阀之后,武卒兵进入大梁,宣布了科举制的实行,对于武装暴力反对科举的一些学霸,直接予以物理清除,彻底奠定了科举的基础。

同样的,发展中,科举也由一开始的进士科,发展到士农工商四科取士,然后是士农工商医法军教,八科取士。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职业和岗位细化,林林总总上百科的科学考试办法。只要学宫毕业之后不单想挣钱,不愿意去各个商号的,都可以去考。

定文王后的两代,依靠着科举造就的强大国力-跟原本的科举在某种程度上弱国截然相反,这种环境下的国家非强国之策不敢行,在中原地区非常膨胀,除了齐国因为地盘太大,当官缺口太大,加上齐人以富甲天下为荣不以官居一品为傲的观念,使得原时空的编制狂热者齐国么有加入以外,很快使得各位企鹅王将这一政策抄了去,即便是燕国都搞了个贵族加分、优先录取的低配版本科举。

韩国几乎一度沦为燕国翻版,最终经历了中期赵武桓和魏定文两顿重拳教育之后(三晋合一时期,开始了自己的改革,在改革后的综合国力基本与赵国持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