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我想要这个(2 / 2)

她其实也是在刚才看到同龄人的时候,才想起一个困扰自己的大问题——人才!

她之前按照惯性思维,一直觉得以后等她掌权,没有人辅佐自己,就抓那些当世大才来,让他们做自己的幕僚。

至于他们如果不从怎么办?

杀呗。

看看她奶奶的做法。

天下有才学的人那么多,多杀几个,剩下的人怕了,也就能为自己用了。

所以,能不能为自己所用不重要,找到大才才重要。

但是,李学士的出现,颠覆了她的想法。

她发现文人的毛病很多,例如气节,就是个很让人头疼的东西。

在她看来,李学士不算什么大才,起码他就不像姚崇宋璟那样有名,也不如李杜王骆那样有才华,所以自己如果愿意用了他那种人,是给他脸。

但是李学士却觉得是耻辱,甚至是想要撞柱自尽。

李裹儿不明白,但却又隐隐觉得,这事提前发生是个好事。

如今她父亲只是个被囚禁的王,这些人还敢说出自己真正的想法。

等他们回了长安,爹爹做了皇帝,自己做了公主之后,还有谁敢在自己面前这么做?

到时候那些人会不会拿着自己给的高官厚禄,背地里却看不起自己,认为侍奉自己是件耻辱的事情?

她想起来,她其实遇到过这种人的。

她遇到过很多很多向自己投谒的人,但那些人不管她怎么挽留,最后都流向了哥哥、父亲那里。

甚至,流向了李隆基那里。

因为他们是男人。

他们觉得,只有在男人那里才可以施展抱负。

在自己这里,只要忽悠敷衍一下就行。

反正她蠢笨,看不出来的。

最惨的是,她是真的蠢笨,真的看不出来。

所以当她发现这点时,她的心情很低落。她知道将来或许变聪明一点,会好一些,但好的有限。

人们的观念,总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发生转变,可她却没有那么多时间等待。

动作慢了,她会死,她全家人都会死。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快点找到忠于自己的人呢?

当那个小女孩儿找她搭话时,李裹儿忽然悟了——她并不是一个人。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跟自己差不多年纪的同龄女孩子。

人是可以长大的。

人才是可以被培养出来的。

大才不行,小才也可以。

所以她当下就决定,这个女孩儿她要了。

不仅这一个,她还预备比照哥哥们挑选伴读的标准,求父亲帮她挑一些出身平民的良家女做伴读。

之所以选平民,而非贵族之家,只因为这些女孩子没有家族,没有依靠,原本也没有读书的机会的。所以一旦她们开智,将来有了权力,她们不会考虑家族立场,而只会依附自己。

就像是奶奶,母亲和自己当年都会选择上官婉儿一样。

比她有才学的女人不是没有,但她们都有家族、丈夫和儿子。

只有她是孤臣。

奶奶有一个上官婉儿。

她努努力,哪怕没有上官婉儿那种天才,那多几个脑子机灵的也行吧。

质量不够,数量来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嘛。

她找一堆女孩子来陪读,让她们跟自己学一样的东西,读一样的书,这番播种,她就不信十年后选不出几个能用的人。

女人并不比男人笨。

因为现在上面那个坐着的,已经说明了女人和男人一样,也有头脑,有眼光,有谋略。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偷偷笑了起来。

男人瞧不起女人也有好处。

例如现在,李裹儿就发现,奶奶在防备着父亲和哥哥,但是却没有管自己。

她只是个五岁的小女孩儿,单纯又无辜,整天疯跑胡闹,她能掀起什么风浪呢?

上辈子的自己实在是太浅薄了,无比喜欢炫耀,特别想让人知道自己拥有什么,却不明白,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