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掌控大脑,掌控人生(2 / 2)

认知突破 作家HPJ1wg 6900 字 2023-06-06

掌控三重脑的力量

本能脑的优势就是快速,有心灵感应,能进行适应性调节,保证我们的生存和安全。劣势是贪婪、欲望、冲动、不会学习、好吃懒做、贪图享乐、好逸恶劳,想尽一切办法让身体舒服,不让身体受苦,只看到了眼前的好处没有远见,只顾眼前,看不到长期的后果。有人开玩笑说这是我们“在记忆里烙下了祖先们在蛮荒时代的生存印记”。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还没有站到食物链的顶端,在有上顿没下顿的情况下,生存下来是最关重要的。所以他们追求享乐、简单、确定、即时满足。本能脑特别懒惰,但从某种意义来说,惰性是一种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机制,它能避免我们消耗不必要的能量。我们通常把大脑形容成一个饥饿的器官。它只占我们体重的2%,但却用去了我们2%的能量。所以对于爬行脑只有关系到生命的问题,才会全副武装积极应对。因此所谓的“拖延症”不过是大脑为了省力而产生的一种本能抵抗。所以,克服惰性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原动力,激发内在欲望,让自己发自内心地想要去做这件事情。比如我因为投资失败欠下了一屁股的债,因为没有什么特长和技能,只能通过读书去武装自己。这时我感觉好像和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我开始加快学习,有时半夜醒来还要看一会书。以前提到看书我的脑袋就大,而现在看书,不但看的津津有味,而且感觉时间不够用。一旦把这种状态养成习惯,你就会离不开它,所以本能脑同时保守而服从于习惯,当习惯成为自动化反应存储到基底核,它就变得犹如呼吸、心跳那么自然了。这样你就能理解为什么要改掉一个既有的习惯特别难,除了要和多巴胺对着干,还要跟近乎本能对着干。这也是为什么生活中我们要求自己要养成好的习惯,因为一旦习惯养成可能会跟随你一辈子。

情绪脑是哺乳动物独有的,主管情绪与情感,是哺乳动物共有的特点。情绪脑与情感、情绪、直觉、安全、哺育、搏斗、逃避以及性行为紧密相关,尤其是其中的情感系统更是爱恨分明的,要么喜欢,要么厌恶,根本没有缓冲地段或中间状态,因此,也有人将其称之为诚实的大脑。优势也是快速,劣势是从众和排斥变化。情绪大脑是一个肆意妄为、及时行乐的“冲动的自我”。对于我们的祖先,经常有这顿没下顿,因为不知道哪天就被野兽吃掉了,所以及时行乐就在所难免。而理性一直被生存压力压迫着,本能和情绪顺应了生存需要,反而助长了他们的能量,亿万年下来,逐渐成为了我们的天性。这导致为什么我们的愿望和周密的计划,会总是半途而废。不是你意志力不够,其实就是自己本身的天性本能太强。比如明明想要减肥,知道高热量食物不能多吃,但是总想要再吃一口;明明知道沉迷手机不好,但是总是不自觉地想去看几眼;明明知道读书很重要,但是转身还是拿起来了手机;所以我们被各种诱惑俘获是很正常的。

情绪有好有坏,好的情绪可以让人身心愉悦,给周围的人带来好心情。坏的情绪会让人一整天都心情不好,做什么事都不能集中精神,如果不能好好疏导,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影响心情。我们经常说“舒适区”,就是指你的情绪脑让你陷在里面出不来。婴儿饿了就啼哭,立马就要吃母乳;小孩看到玩具总是挪不动脚;成年人痴迷于追剧、刷抖音、玩游戏、热衷于网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抱怨、狂躁等,这都是你的情绪脑再起作用。情绪脑它很武断,比较负面,容易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非黑即白。

智慧脑主要负责高级的认知和记忆功能。它是我们的智慧中枢,掌管思考、分析、计算、创新、预测、积极意图等,是更高级的脑。也是人类身为高级动物的主要证明,因为只有人类才具有高级的智慧脑。正是因为有智慧脑做基础,才有了人类逐渐发展的文明。它服务于我们整个精神世界的构建。它的优势是面积非常大,功能很强。分左右脑,左脑主管理性,右脑主管感性。智慧脑的劣势是启动很慢,要4秒才能启动,同时它很耗能,非常消耗我们的能量。

理性脑还有个突出特点,就是在轻松状态下才能工作。科学家做了个实验,发现当人们发脾气、愤怒的时候,情绪脑区是亮的,理性脑是暗的,说明情绪区在工作,理性区已经关闭。比如,当人们处于压力状态和情绪骚乱之中时,大脑会一片空白,或者会口不择言,乱骂人,甚至会有暴力行为,根本不受自己控制,这时候就是情绪脑控制我们,理性脑根本不工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失去理智。只有人平静下来,理性脑区那部分才亮起来,开始工作。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是用动物脑做主导,人类脑做辅助,但是有少数人是用人类脑做主导,同时兼顾动物脑里的优势。于是这些人极具感召力、操控能力、煽动能力,同时实现了个人成功,这是一种比较完美的状态。

不是每个人对自己都有清晰的认识,这里的自己是指人类的大脑。当对自己的大脑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的状态下,那么你就会遵循自己模糊的感觉去进行生活,而这样的生活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想要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么我们就需要对自己的大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你的人生是哪个脑在主导

日常生活中干活的是爬行脑,因为它力气大,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小脑并不负责发出指令,指令是由理性脑发出的,本能脑负责将理性脑发出的命令执行下去,进一步让身体行动起来,然后再回头告诉理性脑:“你的命令已经传达下去了,下一步是什么呢?”理智脑虽然高级,但是相比于本能脑与情绪脑来讲,力量非常弱小。怎么去驱动本能脑与情绪脑。这里要通过认知去协调三重大脑之间的关系。日常生活中为什么我们的目标容易失败?因为情绪脑是维稳的,它希望让我们介入在旧的模式中,因为旧的模式有安全感。还有,我们对负面信息的排斥也是情绪脑在主控,比如喜怒形于色,有些人一不高兴你马上就能看出来,这就说明他的情绪脑在起作用。

三重大脑之间,因为有了理智脑我们人类才能站到食物链的顶端,但理智脑是特别消耗能量的,所以日常中干活的是本能脑和情绪脑。而理智脑对于本能脑、情绪脑来说,不是抹杀,不是对抗,也不是取代,是认知是引导。本能脑有强大的运算速度,情绪脑,有强大的行动能力,是不可多得的资源,如果我们能够深深的了解,循循善诱,这些力量就可以为我所用,成为成就自己的关键力量。激活本能脑的第一个刺激,就是对我们需求有利,对生存有利。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本主义需要论”所说“人有多种基本需要,其中有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人害怕没有吃的穿的住的,因此有了物质追求,物质带来了安全感;害怕失去依靠,因此有了被关注和认可的追求,因此希望自己有价值,希望被理解,希望能给陪伴自己的人带来安全感,因此我们希望自我实现、产生价值、找到存在感,因此有了对他人同情、爱护、尊敬的情感。”

由于本能脑受到生存本能的驱动,人类从根本上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会最先关注影响自我的事物。而本能脑是我们的祖先为了基本的生存而做出的反应。由于现在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人类已经站到食物链的顶端。已经不存在那种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了。当我们的低层次的需要,比如安全或归属的需要满足以后,我们就会去努力实现我们最高层次的天赋和兴趣,或者去挑战个体潜能。如果我们故意不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潜能,那么我们的余生将在深深的不幸之中度过。正如马斯洛断言,“逃避自己的才能,最终也会错过你所有的可能。”

智慧脑控制人的思维和理智,告诉你什么事情是对的;爬行脑控制人的本能和情感。在事情发生时,先占上风的往往是爬行脑。举个例子假设你现在需要完成一篇文案,大脑知道写文案是一件十分消耗脑力的事情,于是它就会本能地进行抵抗,并通过情绪的方式操控你,让你犯困,产生畏难情绪,或者用一些其他轻松不用费力的事情,比如看美剧,来诱惑你。总之,对于大脑来说,它的核心原则就是“省力原则”,除非逼不得已,否则能不用就不用。从某种意义来说,惰性是一种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机制,它能避免我们消耗不必要的能量,因此所谓的“拖延症”不过是大脑为了省力而产生的一种本能抵抗。所以理智脑对本能脑和情绪脑要加一引导,对于巧克力棒,本能脑可能会让我们伸手去拿,情绪脑让你产生“我爱这些!”而理智脑可能使我们产生负罪感(对价格、卡路里等问题,从而心理内部做出一系列斗争,并在喜欢与负罪感两者之间摇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